在长沙望城,一场场“面对面”的政企对话正在持续释放发展动能——从先进储能企业的瓶颈破解到新型合金产业链专题座谈,从湘商回归的反哺热潮到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长远谋划,“望企荟”企业家恳谈日已成为当地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今年上半年,望城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市前列,这份亮眼的“半年答卷”背后,“望企荟”的创新实践发挥了积极作用。
“顶格搭建”平台,政企平等对话成常态
“要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持续践行‘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在望城区首期“望企荟”政企恳谈日活动上,望城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望城区委书记秦国良的话掷地有声,为政企沟通定下调子。
▲望城第十期“望企荟”企业家恳谈日活动。
作为望城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载体,自2023年12月建立《长沙市望城区“望企荟”企业家恳谈日工作制度》以来,区委、区政府、园区“一把手”领衔,定期与民营企业家“面对面”交流。不同于传统的“单向传达”,这里更强调“双向奔赴”:既有政府聚焦“先进储能问题解决”“园区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也鼓励企业结合自身需求“点菜”,从新能源、新材料到汽车制造、精致餐饮,13期恳谈会覆盖124家不同领域企业,实现“政企一条心”共谋发展。
“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政策制定者,而是并肩作战的伙伴。”长沙创荣电子科技负责人感慨道。在第七期恳谈会上,该企业提出5G智能产业园人员招聘及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望城经开区、区人社局、区交通局当场对接,迅速推动解决,为企业投产按下“加速键”。
“闭环机制”破题,企业诉求“件件清零”
从问题收集到分类交办,从督查问效到反馈评价,“望企荟”构建了一套环环相扣的服务闭环,让企业诉求“有出口、有着落”。
线上,“雷锋哨”、微信公众号、企业服务热线24小时在线,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反馈问题;线下,“千名干部进千企”“企业走访日”等活动深入一线,主动倾听诉求。截至目前,“望企荟”累计收集建议意见100余条、问题42个,均通过清单化管理、专班化推进落实。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全程跟踪督办,确保“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
“42个问题全部办结,反馈回复率、满意率100%!”望城区工商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对已解决问题的企业,还会定期回访防止反弹,让企业“安心投资、放心经营、专心发展”。
“多元服务”赋能,从“解题”到“造势”
如果说“恳谈日”是解决企业“急难愁盼”的“急先锋”,那么“望企荟”的多元服务板块则致力于打造“全周期”发展生态。
——供需对接会打通产业链“任督二脉”,推动上下游企业信息互通、资源互补。
——青商成长营聚焦青年企业家培养,为区域经济注入“新鲜血液”。
▲“望企荟”青商成长营启动仪式。
——权益维护站依托区民营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法律维权、纠纷调解等服务。
——志愿服务队弘扬“雷锋”精神,开展扶贫济困、爱心捐赠,塑造“有温度”的企业家群体。
在招商领域,“望企荟”更是展现出强大的“磁吸效应”:通过搭建湘商回归平台,成功助力湘商总部基地、湘商联谊总会落户;依托异地商会资源,面向全国3700余名湘籍企业家推介湘商总部基地,累计提供招商信息31条。
“硬核”成效,营商环境成发展“硬通货”
如今的望城,“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成为金字招牌。2024年,望城区获评全省营商环境“优秀县市区”;湖南日报、中华工商时报等媒体多次聚焦其创新实践。
从“搭建桥梁”到“厚植沃土”,望城区以“望企荟”为支点,正撬动着营商环境的全方位优化,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正如企业家的共同心声:“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当下的便利,更是未来的希望。”
来源:望城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