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脱贫户到“双季稻”带头人:黄万红的 奋斗与新生

来源:望城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 斌 编辑:张斌 2025-08-02 10:56:12
—分享—

望城融媒8月1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 斌 通讯员 李曼游)在靖港福塘村的金色稻浪里,脱贫户黄万红正躬身查看即将成熟的稻穗,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位承包百余亩良田、带动乡亲增收的“双季稻种植能手”,几年前还戴着“贫困户”的帽子。他的蜕变,是精准扶贫政策精准滴灌、各级帮扶力量倾力相助、个人自强不息奋力拼搏共同书写的生动篇章。

精准帮扶:脱贫路上的坚实后盾

几年前,黄万红曾是靖港镇福塘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生活的困境和曾经的迷失,让他重返家乡时倍感压力,脱贫之路似乎格外艰难。然而,党和政府“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为像黄万红这样的脱贫户点亮了希望之灯。村“两委”干部第一时间将他纳入重点帮扶对象,不抛弃、不放弃,多次上门走访,耐心开导,帮助他重拾生活信心:“万红,脱贫路上,党和政府是咱们的主心骨。你有决心干,我们全力支持!”

各级帮扶力量迅速集结,为他量身定制脱贫方案。

政策兜底保基本:精准落实各项兜底保障政策,确保其基本生活无忧,为其创业解决后顾之忧。

产业扶持激活力:区农业农村局、镇扶贫办联动,针对其发展意愿,重点扶持粮食种植产业。免费提供优质双季稻稻种、协调农机具补贴、落实产业到户资金,切实降低其创业门槛。

技术赋能强本领:组织农技专家提供“一对一”全程技术指导,从选种育苗、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手把手传授“种粮经”,提升其“自我造血”能力。

土地流转搭平台:福塘村积极协调,帮助其顺利流转整合村内百余亩土地,为其规模化种植奠定基础。

这一系列精准、务实、暖心的帮扶措施,如同及时雨,滋润了黄万红的心田,更坚定了他靠双手脱贫致富、回报社会的决心。

自强不息:汗水浇灌的脱贫硕果

有了政策的“扶上马”,更需自身的“跑起来”。黄万红一心觉得,要彻底摘掉穷帽,必须付出超常的努力。他牢牢抓住发展双季稻种植的机遇,将全部精力投入田间地头。披星戴月是常态,刻苦钻研成习惯。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新技术,虚心请教专家和农技能手,将科学种植理念融入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百余亩土地,成了他奋斗的主战场,更是检验脱贫成效的试金石。面对自然灾害、病虫害等挑战,他迎难而上,用辛勤的汗水守护每一株秧苗。天道酬勤,辛勤耕耘终于换来金灿灿的丰收。连年稳产高产,不仅让他如期高质量脱贫,更积累了可观收益,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华丽转身。粮仓满了,腰包鼓了,笑容也更灿烂了——这是他自力更生、勤劳脱贫最有力的证明。

反哺乡梓:脱贫不忘带富乡亲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富裕起来的黄万红从未忘记党和政府的帮扶、乡亲们的包容。他怀着感恩之心,积极回馈乡邻。

带动就业促增收:农场长期优先吸纳本村脱贫户和富余劳动力务工,提供稳定就业岗位和合理薪酬,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增收。

传授技术助发展: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摸索出的双季稻种植经验和学到的先进技术分享给其他村民,尤其是其他有意愿发展种植的脱贫户,成为村里的“义务技术员”。

示范引领兴产业:他规模化、科学化种植双季稻的成功实践,产生了强大的示范效应。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多户村民也开始尝试种植双季稻,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势头,有效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昔日需要帮扶的脱贫户,如今成了带动大家共同致富的“领头雁”。

来源:望城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 斌

编辑:张斌

本文链接:https://www.wcxww.com/content/646942/83/1517466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望城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