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湖南日报头版以《长沙市望城经开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探索全链条支持体系——好项目主动“找上门”》为题,讲述望城经开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作为湖南省首批4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之一,自今年挂牌以来,紧扣产业链,初步构建了“基地+基金”“平台+服务”的全链条支持体系,目前已引进40余个大学生创业项目,来势喜人。以下为报道原文:
长沙市望城经开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探索全链条支持体系——
好项目主动“找上门”
入驻基地前项目营收不到100万元,入驻半年后,营收已近1000万元……这是首个入驻长沙市望城经开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项目“应则凯智能”交出的半年成绩单。
望城经开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作为湖南省首批4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之一,自今年挂牌以来,紧扣产业链,初步构建了“基地+基金”“平台+服务”的全链条支持体系,目前已引进40余个大学生创业项目,来势喜人。
抓准需求,有特色才有优势
大学生创业最缺什么?只有调研才有发言权。
去年10月,望城经开区率先筹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基地刚挂牌时,望城经开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就到处跑重点高校、创业赛事、投融资路演现场发传单,精准宣传。
“首批入驻的项目70%都是上门引进的。”创新创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说,在持续推介过程中,一张大学生创业的需求清单逐渐清晰起来:功能完善的办公室、满足小试的厂房、启动资金、创业服务……
为此,园区出台支持大学生创业和科创企业培育三年工作规划,推出政策大礼包、百亿基金包等,并紧扣大学生创业实际需求,打造超6万平方米集“办公+生产”“科创中心+生产实验楼”于一体的基地,引入第三方机构,提供工商代办、财税代理等一站式服务,为初创企业解忧破难。
科创项目许多带有实验及生产设备,园区免费提供的“生产实验楼”,几乎是该基地招商成功的“杀手锏”,许多项目首次考察就迅速选择落户。
如今,该基地每天都能收到创业团队的入驻申请书,项目路演每个月至少开展一次,好项目纷纷主动“找上门”,预计今年可引进大学生创业项目100个以上。
服务至上,扶上马更要送一程
7月2日晚8时30分,湖南大学博士生彭文罡和团队还守在厂房,一旁罐装好的“青鹏分子级疏水材料”产品,明早将发往北京,用于地铁防水。
“创业是九死一生的闯关,望城经开区全方位的服务护航,让我们稳住‘血条’。”彭文罡是湖南大学在读博士,也是该项目负责人,自落户基地以来,公司迅速走上正轨,预计今年产值将超2000万元。
3年免租、5万元-20万元创业补贴、每年10万元技术服务补贴,11项一站式创业服务等,为初创团队节约了50%以上成本,让大学生创业能够轻装起跑。
为创业铺路搭桥,既要“扶上马”,更要“送一程”。望城设立2亿元创新创业种子基金,并加快构建多渠道资金支持体系,确保他们创业不“跑偏”、不“翻车”,沿着正常轨道奔向成功。
上个月,一条从基地到地铁四号线罐子岭站的大学生创业专线大巴正式运行,链接众多高校,解决了大学生出行的难题。望城经开区还配套了840套高标准人才公寓,博士创业者每月仅需450元即可拎包入住,真正让大学生实现“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
产业强关联,金种子长出金果子
今年“金种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来自望城经开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科芯精工-黄宇轩团队斩获未来产业赛道金奖。
该团队在湖南城市学院副教授周理指导下,经历数年攻关,掌握了楔形劈刀的批量化生产技术,解决卡脖子难题。目前市场前景光明,上半年已售出1万余把楔形劈刀,营收达480万元。
在引进和培育项目上,望城经开区主打产业强关联,积极引进符合园区重点产业链发展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项目。
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本科生宋晨强团队,聚焦低空经济,与军工企业合作开展巡空巡检、航空测绘、航空拍摄等研发,抢占未来产业赛道。
由北京大学范隽丞博士团队主导,对免疫球蛋白来源和功能的颠覆性发现,研发靶向肿瘤细胞特异性唾液酸化IgG的抗体药物,疗效更优,适应症覆盖90%上皮性肿瘤,市场空间广阔。
产业生态是创业团队成长的沃土。近年来,望城经开区深耕“一特两主”,持续“招实引优”,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入驻,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来源:望城融媒
编辑:史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