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江两岸散文 | 《从海底打捞出的铜官窑》

来源:望城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史旺 2022-02-08 09:55:07
—分享—

图片

按:湘江北去,奔流不息;一江两岸,蔚然成势。山水洲城新样板、湘江两岸新客厅、望城核心增长极。望城35公里湘江黄金岸线,新一轮创新创业大潮扑面而来。资源与资本在这里碰撞,行业龙头与精英在这里聚集。抢占机遇,远见未来;一江两岸,成就梦想。

即日起,乐在望城持续推出中外名家、作家、文学爱好者等系列散文,看文人墨客笔下的望城一江两岸,是怎样的一番壮景,敬请关注!

《从海底打捞出的铜官窑》

图片

作者|肖克凡

1998年印度尼西亚的勿里洞岛海域,一艘沉没多年的船舶被打捞出水。令人讶异的是从这艘沉船出水的67000件货物里,竟然有56000件瓷器。从刻有“宝历二年七月十六日”(公元826年)的瓷碗题记推断,沉船为公元9世纪上半叶。几经专家学者鉴定,终于确认这是1200年前的阿拉伯帆船“黑石号”,满载中国唐朝货物。

中国唐朝,活生生湿漉漉展示面前。56000件瓷器均来自中国长沙窑。

一件件精美如新的唐代瓷器沉睡海底,历经千年轮回,终于掀起历史帷幔,走出藏娇龙宫,露出美丽容颜。长沙窑瓷器,浮出水面新生了。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有个名叫长沙的地方,长沙有个名叫望城的地方,望城有个名叫铜官的古镇。

《鉴略妥注》载:“舜陶于河滨,而器不苦窳。”意为舜率领先民制陶于湘江沿岸。以至后来铜官镇民俗,仍然尊舜帝为制陶祖师。

另有《水经注》云:“铜官山,亦名云母山,土性宜陶;有陶家千余户,沿河而居。”此域盛产陶土,有唐以来,窑业勃兴,龙窑百座,陶工万人。

这里所说铜官地方,扼湘江之咽,为三国吴蜀必争之地。曾因官府在此造铜,故而得名。然而,令铜官更为出名的是陶瓷业。

千年之后聚焦铜官古镇地方,依然能够寻到古代窑口遗址,星罗棋布。经专家确认的“长沙铜官窑”古遗址,坐落在石渚湖畔的谭家坡。

沿着历史长河溯源,便是盛产陶瓷的“谭家坡遗址”,也是铜官窑世界陶瓷釉下多彩的发源地。如今,古老的“谭家坡遗址”,已然建成“谭家坡遗址馆”,一个“馆”字不得了,说明当地政府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充分而自觉。

图片

谭家坡古瓷窑遗址依山而建,自上而下,宛若一条长龙,静卧于红壤山坡,故名“龙窑”。胎土之作,造化之功,龙窑遗址由制坯与烧制两片区域组成,完整涵盖从采泥到成瓷的生产过程。我看到炉窑底部排列整齐的匣钵,好似定格在烧窑的劳作场景。

谭家坡古窑址废墟上,堆积厚达数米的残瓷碎片,凝固着晚唐时光,印证着五代窑火。身临其境打量遗址破碎瓷片,似留有余温。现场残存的瓷器,烧制有“赵、周、元”诸多姓氏名款,说明此窑为民间多家合作经营。还有瓷器残片留有“开成三年”“咸通X年正月”纪年铭文,证明公元9世纪中期前后,这里正值长沙瓷的鼎盛时期。

长沙窑,大唐造。长沙窑火在中唐时期兴盛起来,以烧制远销海外的瓷器为主,成为陶瓷外销的著名产地。长沙窑所产陶瓷曾通过“海上陶瓷之路”大量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级商品。

然而,这座铜官古窑遗址20世纪50年代才被考古发现,其面世“年龄”不足甲子。令人费解的是沉船“黑石号”出水大量铜官窑瓷器,佐证着铜官成为唐代外输陶瓷的繁盛之地,却从来不见任何史籍关于长沙窑的文字记载。

就这样,鲜为人知的铜官古窑,飘洋过海的长沙瓷,愈发引起后人关注。好在望都建起铜官窑博物馆,好似筑起陶瓷历史长廊,展示唐代铜官窑的来龙去脉,还原烧制长沙瓷的工艺原貌。

图片

从“黑石号”里出水的长沙瓷器,存量最多的是青釉褐斑小碗。铜官窑博物馆展出的这种小碗,碗心绘制西亚文化元素的纹饰,比如飞鸟和花草;另有镌刻阿拉伯文字的背水壶,以及西域地区流行的带流灯……这无不证明长沙窑属于唐代“外向型企业”。

模印贴花是长沙窑的特色装饰,它是将瓷器所需纹饰的贴片,手工粘贴在坯胎上,施加青釉时在贴片部位增加褐斑,使得纹饰更为凸出,色块醒目。铜官窑博物馆展出青釉褐斑模印贴花执壶,据说这种技法是从中亚鎏金银器借鉴而来,浓郁的异域风格融进长沙瓷器。

长沙瓷无所不有,尤其是铜红釉为长沙窑首创。至于“釉下彩绘”更是长沙窑的特色装饰。尽管长沙瓷器多为居家生活用具,依然蕴含着对美的追求,本身不乏艺术含量。

长沙窑的工匠们,将一行行中文或阿拉伯文的诗歌,镌刻于胎坯,覆盖在釉下,烧制成精品。

“万里人南去,三秋雁北飞,不知何岁月,得共汝同归。”“日日思前路,朝朝别主人,行行山水上,处处鸟啼新。”

这一首首诗歌烧制于日常生活瓷器上,流露出美好的艺术气质与文化内涵。同时,这些以瓷器为媒介的诗歌,恰恰以书法形式表现出来,于是大唐书法真迹随着瓷器,走进千家万户,上厅堂,下厨房,流存至今。

长沙窑不光镌刻诗歌,还有格言、警句、对联,呈现独特的美感与韵律,使得瓷器成为“诗书同体”“图文并茂”的传世珍品。

诗文与绘画入瓷,乃是瓷器装饰的重大变革与创新。长沙窑以实物载体记录着时代脉搏的律动,其历史价值不可低估。

我无意间在玻璃展柜里看到一只残破的油瓶,一首诗歌烧制其上,跃入眼帘:“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这首脍炙人口的民间诗歌,举凡诗集作者皆署“唐无名氏”,殊不知它出自唐代长沙铜官窑瓷器题诗,于上世纪70年代在望城铜官窑遗址出土。据专家分析,这首诗可能是流行于民间的歌谣,也可能是当时窑场陶工随手所作。无论怎样,这件长沙窑瓷器都成为唐代诗歌流传至今的“活化石”。

凝土为器,化泥为宝。一件件极具历史与艺术价值的精美瓷器,陈列在铜官窑博物馆里。现实近在眼前,历史远在天边;既发思古之幽情,且行走于今日热土。

走进继承古老文化传统的“铜官窑手工陶艺厂”,参观那尊刻有铭文的唐缸,可谓兴盛于唐,创新于今,生生不息,后继有人。

来源:望城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史旺

阅读下一篇

返回望城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