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万行长诗颂祖国 | 谭铁安《雷锋在望城》

来源:望城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周慧欢 2019-12-18 16:25:48
—分享—

为贯彻《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望城区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增强“四力”队伍建设年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望城发布》特设《万行长诗颂祖国》专栏。每天推出由中共长沙市望城区委宣传部、区直机关工委、长沙市望城区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万行长诗颂祖国》”获奖作品。

《雷锋在望城》

静夜

寒风

岳麓山畔的一个小山冲里

低矮的茅檐下

一家三代

焦急地守候着

不停地张望

“哇”的一声

一条新生命诞生

没有畏惧

没有怯弱

玛瑙般的睐子睁开

一群疲惫

跃入眼帘……

依然是黑的

依然是长的

祖父走了

父亲倒下了

尚未成年的哥哥吐尽最后一口鲜血

就连不到三岁的弟弟也殁在母亲怀中

母亲

绝望的母亲

为儿整理了最后一次衣襟

抹去最后一滴泪珠

将生命

挂在了房梁……

懵懂

迷茫

如山般的黑云下

孱弱的身影被压进了茅房前的池塘

无助

绝望

没有去处的小路

死一般沉寂

昏鸦飞过

扔下了一阵凄厉的鸣叫

苦啊

六叔娭毑来了

牵起

这双稚嫩的手掌……

山岗上

窄小的肩膀扛起了生活

草台边

尖细的喉咙吐着苍凉

生活的沉重

就连六叔娭毑一家也被压垮

又捧起母亲留下的破碗

拄着枯黄的竹棍

踯躅在寒冷的屋檐下

任凭那

野狗子咬住破烂不堪的裤脚

没有尽头的黑暗里

回家的路

又在何方……

启明星

闪亮闪亮

漫漫的长夜

终于迎来了曙光

贴传单

递情报

迎接解放

黄花塘的小路上

彭大叔的黄包车里憧憬未来

来了

人民解放军和共产党

我要报仇

我要参军

我要把太多太多人的苦难一扫而光……

翻身了

解放了

土地、房子、粮食都分到了

生活

由冬天走进了春天

加入儿童团

扛起红缨枪

斗地主

打豪强

忆苦思甜

小小身躯里

藏着使不完的劲

新的生活

每一分钟都洋溢着灿烂的阳光……

读书了

党和政府把他送进了学堂

龙回塘教室的书声

上车庙小学的身影

清水塘完小台上的铮铮誓言

求知的渴望无穷释放

课堂外欢乐的歌声

到周边农业社支援的挥洒

牵手同学们过坝的赤诚

为治理洞庭湖民工编织草鞋的韧劲

孕育着

做个好农民耕耘祖国大地

做个好工人建设祖国

做个好战士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祖国的理想……

璀璨人生

揭开了新的篇章

农业高级社里的劳动记录

不再是一本说不清来由的糊涂账

夜校里小老师

叙说着自己心中的先烈

安庆乡的通信员和秋征助理

也将敬业奉献的品格烙上

聪明

智慧

机灵

任劳任怨

生活的点点滴滴里

少年壮志在普通的岗位上闪光……

走过了几处田垅

翻过了几道山梁

喝饱了苦水的农家少年

走进了县委机关的红墙

新奇

被工作替代

乐于助人的品行

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

在机关大院里

如春花般开放

如盖的香樟

枞树港边悠渡

同事婚房里马灯

演绎着一个个刻骨铭心的记忆和念想……

夜幕下

老书记的谆谆教诲

个人的苦与阶级仇民族恨的大义

点燃了人生理想

小路旁

一颗螺丝钉的价值

引发了澎湃心潮

要永远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夏明翰、郭亮、方志敏

刘胡兰、黄继光、邱少云

革命先烈的激励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汇集成一个声音

把一切献给党……

注定

这是一个成就英模的时代

治理沩水的战斗打响

没有豪言壮语

没有百结愁肠

我,要到工地上去

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杲山庙作证

十婆桥作证

当指挥部的通信员

当治沩工地上的宣传员

当大堤工程质量的监督员

把青春的汗水

挥洒在大堤上……

朝霞

洒满了团山湖

被治理后的沩水

也没有了往昔的张狂

团山湖建立起了国营农场

一台拖拉机开了进来

驾驶室里

不耻下问的求学

成就了望城史上第一位拖拉机手的荣光

耕耘祖国大地

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梦想

工作的闲暇

书籍

也成为了陪伴的精神食粮……

鞍钢招工了

钢铁元帅升帐了

不再犹豫

不再彷徨

将雷锋这个名字

填在了报名表上

告别亲人

告别朋友

告别同事

告别领导

告别韶山

告别湘江

去往遥远的北疆

放飞梦想……

带着希望

怀揣梦想

经过了长江大桥

来到了天安门广场

走进工厂

走进营房

用棉被遮盖过集体的水泥

主动放弃第二套军装

向辽阳灾区寄去了一片心意

给不知名姓的人奉献爱心

到少先队员中去畅谈人生理想

在街边扶起了过马路的大娘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就是他人生的标准像……

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

雷锋的人生

定格在这一天

二十二岁

你是永远的叔叔

亲人哭了

战友哭了

同事哭了

连队哭了

工厂哭了

坪山哭了

家乡哭了

一个普通的士兵牺牲

在送他一程的路上万人空巷……

生命虽逝

精神永存

向雷锋同志学习

一个响彻寰宇的声音

激荡在

大江南北

长城内外

雷锋

一个平常的名字

一个不平凡的时代音符

成为了一个精神标杆

激励着人们

往道德的高地

不断登攀……

望城

是雷锋的家乡

家乡

因雷锋而骄傲

雷锋

从这里出发

雷锋精神

在这里发祥

孕育

成长

学习雷锋

践行雷锋精神

在这一片热土上

迭起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车间里青年员工们在搞技术革新

为什么劲头这么足

向雷锋同志问“答案”

田野里的春耕生产搞得正欢

雷锋曾在这里积肥挑担

自然灾害面前

武警和消防战士勇往直前

义无反顾

还有

十三岁的小女孩

为救人而冲向滚滚车轮

普普通通的堤委会干部

洪魔面前也变成了敢死队员……

一群群头戴雷锋志愿者的小红帽

活跃在街头巷尾

服务城市

一面面学雷锋服务队的旗帜

飘扬在田间地头

扮靓村庄

一位位深怀家乡情结的“傻子”

扎根基层

挥洒青春汗水

一颗颗闪亮的雷锋之星

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主动担当

他们

奔跑在学雷锋的大路上……

雷锋

是望城的荣光

雷锋精神

是望城的精神脊梁

雷锋种子

已在望城开花结果

学习雷锋

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

永远在路上

让我们高举新时代的大旗

满怀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坚守在

饱含雷锋文化元素的精神殿堂

不断向上,向上……

作者 长沙市望城区人大常委会谭铁安

微信截图_20201208161801.png

朗诵 彭钰涵 湘湘老师

湖南省雷锋精神研究会理事

望城区志愿者协会执行会长

雷锋小学荣誉校长

大汉汉学院执行院长

湖南天责文化创始人

天责文化孔子学堂堂主

湖湘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南大学国学研究中心理事

湖南省湖湘文化交流协会理事


来源:望城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周慧欢

阅读下一篇

返回望城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