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驻村书记潘新武:“驻”进百姓心坎里,当好群众“心上人”

来源:望城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斌 姚龙 编辑:朱小红 2020-08-20 10:56:16
—分享—

望城融媒8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斌 姚龙)在靖港镇凌冲村,有这么一位驻村第一书记,他叫潘新武,驻村开展扶贫工作两年多时间来,他风里来、雨里去,走遍了村里的每个角落。他积极宣讲国家政策,让贫困户对扶贫政策应享尽享;并鼓励当地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帮助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开展教育、产业、健康、消费扶贫等,如今,村民生活越来越好。

凌冲村位于靖港镇西北大众垸,是国家级湿地公园团头湖的核心地带,总面积10.04平方公里,为典型的丘陵、湖区结合地带。2018年4月,望城区第六中学工会主席、纪检监察室主任潘新武来到这里,担任起驻村第一书记,初来乍到的潘新武有些许担忧,潘新武介绍到,当时全村共有贫困户69户196人,当地产业结构单一,扶贫工作不知从何入手。

“我当时有点诚惶诚恐,面对全新的领域不知从何下手。”潘新武告诉记者,当时正好望城一中驻村第一书记陈超平老师,还有区职业中专的张科胜他们也在扶贫队伍里,于是自己就请教他们,并成立了专门的区教育系统的扶贫工作群,看到许多优秀驻村书记的做事方法,从中学习。

“办好群众的每一件事”,说来简单,做来不易。开完美丽屋场推进会后,潘新武和往常一样,与村党总支书记邓恺一起出发前往贫困户家中,一台摩托车成了潘新武便捷的出行工具。

来到贫困户陈平世家中,潘新武亲切地与老人拉家常,详细了解老人近期生活状况。今年70岁的陈平世是村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有一儿一女,儿子还在上学,一家人靠低保维持基本生活。得知情况后,潘新武与村上相关负责人一起,为老人争取教育扶贫“雨露计划”、鸡鸭养殖、危房改造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在大家的帮助下,陈平世一家子生活越过越好。

“潘书记扶贫工作搞得好,很关心我们这些人,一来就问长问短,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家里房子漏水他就马上帮我们解决了。”谈起潘新武,老人连连称赞。

做完回访工作后,潘新武又来到贫困户陈正元家中,今年93岁的陈正元在儿媳的悉心照顾下,身体硬朗。潘新武介绍,上次来到陈正元老人家中走访时,老人告诉他,炎炎夏日,希望家里能有一台电风扇,能在清凉中度过夏天。潘新武一直把老人的心愿放在心上。当天,他特地给老人送来了风扇、牛奶、油等生活用品与物资。

脱贫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为此,潘新武积极走访,宣讲国家政策,因户施策,让贫困户知晓并享受到各项优惠政策,包括五保金、低保金、粮食综合补助、就业培训及推荐务工、健康扶贫、兜底保障、就业务工等政策;他还以当地隆平蛟麟种植合作社、印象团头湖等合作社的产业为依托,带动当地贫困户发展与就业,激发贫困户自身脱贫的内生动力。

“自从潘书记来之后,他在扶贫工作这块积极寻找政策,为贫困户排忧解难,任劳任怨。”凌冲村党总支书记邓恺告诉记者,包括去年的乡村振兴,驻村干部对今年的美丽屋场建设都积极献计献策,在他们的帮扶下,凌冲村会越来愈好。

一间简单的办公室,一个精准扶贫档案柜,“驻村工作有辛酸、有汗水,更多是坚守”。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以村为家”是潘新武近年来的工作常态。党建工作、农业开发、农民的种植养植、民风民俗、产业发展等村上的大事小事写满了他6本扶贫记事本。如今的凌冲村,崭新的柏油路成为了村民的“致富路”,道路两侧的路灯也亮了起来,全村69户贫困户已脱贫67户,预计今年年底能够实现全部脱贫。

“我是一名教育人,终究还是要归队的,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接下来的时间,主要是把他们“等、靠、要”的思想纠正过来,通过自身努力来脱贫致富。”潘新武表示,自己同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不光要站好最后一班岗,还要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人虽然归队了,但留下的良好形象还要继续影响贫困户,让他们知道要怎么去做。

来源:望城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斌 姚龙

编辑:朱小红

本文链接:https://www.wcxww.com/content/2020/08/20/819494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望城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