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融媒6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赵李 刘鹏)6月20日上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走进新华联铜官窑古镇,开展最“美”锋范——新湘雅援鄂抗疫事迹报告会,分享抗疫事迹。
“国有召,召必应,战必胜。”新湘雅援鄂国家医疗队133人历经52天疫战,以全队零感染、出院患者零复阳、轻症患者零死亡,康复出院68人的战果,圆满完成党和国家交付的驰援任务。
当医院组织支援湖北医疗队,湘雅三医院急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肖雪飞毫不犹豫,第一时间报名。“我是医生,抗疫是战场,我必须上战场。”说起报名抗疫初衷,肖雪飞是这么说的。刚到武汉的情景,肖雪飞记忆犹新:“火车站是空的,街道是空的。当时,我更愿意相信是武汉人民是为配合国家政策,用行动在支持这次战疫。”虽然是急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但现场的状况还是让她终生难忘:”这么危急、密集度这么高而且是烈性传染病的患者,我们都是第一次面对,很忐忑,但是没有一个医生和护士退缩。“在这52天之间,她和她的队友也经历过物资紧急到逐步缓解的过程,抗疫过程中也曾为突然的咳嗽而担惊受怕,但还好这都是虚惊一场,最终大家安全地结束了战斗。
“虽然远离家乡战斗,但是并不孤独,来自医院、科室、家属的物质和精神鼓励, 当地政府、医院的生活保障,每一个普通人都在坚守岗位,这让我们感受到满满的感动。“她说,她很骄傲自已参加了这次战疫,经过这次战疫,她也更爱我们的祖国。 湘雅三医院静脉配置中心护士长杨沁靖和骨科护士易杨梦妮分别回顾了她们出征武汉前与家人难舍的分别场景以及在武汉中心医院与疫情对抗的艰辛过程。从应征出征、进驻定点医院、接诊病人,到撤离、平安归来,屏幕上滑过的一张张照片,生动细致地记录了医疗队在武汉的抗疫点滴。
杨沁靖说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对年过九旬的老夫妻,在给奶奶做任何治疗的时候她都很配合很坚强,唯独给爷爷做治疗的时候,她会不断叮嘱医护人员少抽点血、动作轻点,在奶奶核酸检测已经阴性达到出院标准的时候,她还拒绝出院,要等到爷爷转阴后一起出院。这也让医护人员在治愈病人的同时被他们之间的爱治愈。
易杨梦妮说,在这次疫情当中,也有太多太多各行各业的人在努力着付出着,是他们的默默付出才有了火神山、雷神山,才有了充足的防护物资。
三位援鄂国家医疗队队员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她们在抗“疫”前线经历的艰难时刻与感人瞬间。让与会人员接受了一场深刻的家国情怀教育洗礼。
来源:望城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赵李 刘鹏
编辑:邹晨虎
本文为望城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