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色如土育新苗

来源:望城新闻网 作者:吴弘毅 编辑:姚泽子 2012-12-03 10:24:15
—分享—

  本色如土育新苗

  ——记望城区十大杰出青年、新康中学教师彭莉

  吴弘毅

  2012年5月3日

 

  如果要用一个字去概括她,我会选择——“土”。

  她是“土家族”,湘西永顺人,17年前从邵阳师范毕业后,便扎根望城这片热土,一直在新康中学从事教育工作。

  她“长相土”,小小的个子,一张憔悴泛黄的脸,普通的五官,她属于在人群中最后才能让你注意到的那种。只是如果你观察到她的小眼睛,可能会发现一种特别的神采和力量。

  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做好一丘“田土”,把她的每个学生都当成禾苗,给他们养分,给他们呵护。

  很难说她有什么显著特点,因为她像泥土一样朴素,无论去问她的学生、同事还是领导,大家形容她都是用几个类似的词:特别敬业、特别认真、特别负责。可是土能生金啊,就靠敬业、认真、负责,她获得了数不清的荣誉:她是长沙市优秀班主任、优秀政治教研工作者、望城区人大代表、第五届望城区名教师;她担任过省继续教育指导中心万名班主任培训部负责人、农村中西部骨干教师培训辅导老师;她带的86班、93班被评为长沙市优秀班集体;她在2008带的毕业班年有17位同学考取了重点高中;她辅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竞赛、作文竞赛获得数百个奖项,她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作文辅导教师。

  这个像土一样朴素而又荣誉满身的老师,还有一个“土气”的名字——彭莉。

 

  阳光、水分、营养:全都给了庄稼

 

  彭莉从1995年来到望城新康中学,一直是全校工作任务最重的老师,经常上一个初三班语文、三个班政治,再加学生作文的课外辅导,担任班主任、教研组长,后又任学校政教处主任。超负荷的工作常常压得矮小瘦弱的彭莉喘不过气来,但她却习以为常,她常说,选择了当老师,就是选择了吃苦,老师的命就是替伢妹子操心的命。

  2005年,学校安排彭老师当寄宿班班主任,她硬是说服丈夫将孩子从高塘岭镇转到了新康五星小学,一家人从县城温暖的小家里搬进了学校一套多年没人住的位于四层顶楼的宿舍,风吹雨漏,冬冷如敞地、夏热似蒸笼。可为了尽心尽力照顾好学生,数年如一日,彭老师竟能安之若素,自有一种“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境界。

  2008年9月1日,彭老师的丈夫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发生车祸,在长沙湘雅住院有40多天。这段时间,彭老师每天长沙、新康两头跑,常常饿着肚子给学生上课,坐在前排的学生有时还能听见“咕噜噜”的声音。当时彭老师的儿子才8岁,彭老师不能给他做饭,就安排他在这个同事家吃一餐那个同事家凑一顿。当我向彭老师提起这件事时,她便笑着说:那段日子,心累身累,一头是生命垂危的丈夫一头是心爱的学生,身边还有最需要照顾的孩子,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挺过来的。

  2009年10月8日晚10点左右,93班的严芳和李宇航回寝室,突然看到了彭老师的古怪动作——上楼梯时匍匐在地上,双手撑地向上爬行,两只脚在后面艰难地往上挪动。她们忙上前去搀扶老师,问情况才知道原来彭老师那天下午刚做了阑尾炎手术,就返回到学校继续上课、巡班,等学生晚自习结束,要回自己四楼的宿舍时,她已经全身瘫软无力,只好爬行了。

  政教处主任应该是学校中层干部里最苦的差役,专管学生纪律,多与调皮捣蛋的“差生”打交道。但在新康中学政教处主任彭老师心目中没有“差生”,她说:“只要老师肯付出,学生就会有进步。阳光、水分、营养都给了庄稼,庄稼能不长么?”

  我在学校的荣誉墙上,看到一面以“学生贺元恺家长”名义送来的锦旗,上面写着“人才摇篮”四个大字,觉得有些特别,便问其来历。新康中心校的高跃辉校长告诉我,这锦旗正是冲着彭莉老师来的。原来贺元恺是从长沙市区转来新康中学的,性格相当叛逆,他原本在长沙已经休学两年,一直跟一些社会青年称兄道弟,打架斗殴。校长带贺元恺找到彭老师,尽管知道这学生赫赫有“名”,但彭老师二话没说就收下了他。彭老师因势利导、以慈母般的柔情去化解叛逆期孩子心里的坚冰,她在周末同贺元恺用QQ交流,知道他喜欢诗歌,便送他诗集,并给他的诗写点评,引导他参加班上同学的活动,从心灵上把他带进了班集体,还鼓励他把成绩赶上去。心结一旦解开,原本聪慧的贺元恺在学习上果然大有进步,最后在中考时以超出分数线25分的成绩考取了望城一中。

  最近新康乡正在搞古镇建设,学校的围墙被拆掉,彭老师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常常半夜三更还在校园里巡查,校园内稍有响动,她便彻夜难眠。中午学生午休的时候,她也放心不下校园安全,总是在教室、寝室、食堂间巡走,实在是太累了才趴在在办公桌上眯一二十分钟。难怪学生和家长都说:“彭老师是最好的老师!”

 

 庄稼的茁壮离不开泥土的芬芳

 

  刚到学校采访时,最吸引我们的是彭老师带班带得好,辅导的学生获奖多,政教工作做得好,转化差生有一手。可是掌握的材料多了,对情况了解得深了,我便觉得只关注这些远远不够:庄稼长得好固然让人欢欣,可我们还应该要看到泥土为了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它自己在发酵,它自己在吸纳营养,它自己在积聚向上的力量。

  “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这是彭老师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正是为了装满这“一桶水”,彭莉身上便有了一股让人叹服不已的倔劲。

  原本是师范专科学历的她在极其有限的业余时间里靠勤奋自修如期拿到汉语语言本科文凭;家里连空调冰箱都不舍得买的她,却买了联想的笔记本和三星的照相机等教学工具;“生活老土”的她常常做出全校最好的最受学生喜欢的多媒体课件;只是一个普通乡村中学老师的她,在市县组织的各类赛课中老拿第一名第二名;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孩子王”竟然做出了真正的学问,她的《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经久弥新的课题》、《土壤究竟给了他们什么样的养分》等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她写的论文《引导学生在诗意中触碰语感》被湖南省教科院评为二等奖。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彭老师正是这样理解自己的职业: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要做那样的人。

  从来到新康中学起,彭老师就开始照料新康老街上的残疾人王艳春夫妇,她挤出时间带他们去医院检查身体、看病取药,隔不了几天就给他们送去自己买的米面自己种的蔬菜,常去给他们打扫卫生,遇到节日送去慰问金,过年的时候还陪他们一起吃饭,就这么坚持了十多年。

  2007年,彭老师被选为望城教育系统的人大代表,她积极履职为教育鼓与呼,深入调研,认真撰写会议提案。她把自己所在代表团提出的“关于老沩水的治理”以及“学校的债务化解问题”的提案详细向学生介绍,因为这么做“既能使政治教学变得生动实际,更能让学生认识到作为公民所需的主人翁意识和需要履行的社会责任”。

  “彭莉姐去年还入围了长沙十大魅力教师的评选呢,本来她特别有希望的,可是……她自己也太不重视了,真是可惜了!”新康中学教务主任王香芝老师一句含糊的话却吸引了我进一步深究。原来,2011年,彭莉作为望城唯一的代表进入了长沙十大魅力教师前20名的候选,可评选进行到关键环节时彭老师却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她当时正在负责的长沙地区“农村中西部骨干教师培训”的工作上,她在评选中的准备和投入远不如其他老师,自然也就最终未能进前十。在彭莉看来,培训工作关系到全市教师素质的提高,对自身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升,这比只是增添自己荣誉的“魅力教师”头衔重要得多。其实啊,追求教师素质的提高、自身能力的提升,不正是泥土在发酵在吸纳营养吗?泥土没有馥郁的香气,它只有清淡的芬芳,可这泥土的芬芳,在我看来却正是彭莉这位年轻的女老师身上最让人心动的魅力。

 

  倾听泥土的声音

 

  面对如今老师这个职业奉献大压力大待遇低的真实困境,面对作为教师个体甚是尴尬的社会地位,还有多少人愿意选择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又有多少进入了这个行业的年轻人最终转身离开。可是优秀的彭莉却在乡村教师的平凡岗位上默默地干了17年,坚守清贫,坚持奉献,何其不易啊。我就问她,到底是什么支撑了您奉献教育的信念?吃那么多苦受那么多累,您精神动力在哪里?您怎么就愿意放弃那么多次调动那么多次进城的机会?

  彭莉讲:“磨血育才,是积善积德的事啊。教育关乎未来,关乎希望,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能遇上几位好老师比什么都幸运。”她就跟我深情地回忆起好几位对她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老师,“没有他们,我不可能走出湘西的大山。我如今所做的,不过是想多给农村的孩子一些帮助一些希望,不过是想尽力去感恩老师,去回报社会。”

  感恩、回报——如泥土般朴实的心声,这是一个年轻女子执着于教育事业的信念源泉,这是一个人民教师无怨无悔磨血育才的崇高情怀,这也正是如今我们的教育界最缺失的东西啊,正因为最缺失,也就最可宝贵、最需珍惜,我们理应向她送上最诚挚的敬意!

 

来源:望城新闻网

作者:吴弘毅

编辑:姚泽子

阅读下一篇

返回望城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