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点赞!垃圾分类减量的望城模式正走向全国

来源:望城融媒 作者:何婵娟 叶鑫 编辑:赵李 2021-11-20 16:07:17
—分享—

望城融媒11月19日讯(全媒体记者 何婵娟 叶鑫)11月15日,由望城区城管执法局指导的《长沙市望城区破解“垃圾围镇”的奥秘——长沙市望城区乔口镇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做法》入选了全国市长研修学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的院级课题“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模式与案例”,为破解“垃圾围镇”难题提供了一个真实样本。

暴风截图2021111931196253.jpg

李玉珍是乔口镇大垅围村的一名保洁工作队员,每天早晨,李玉珍便会开着车前往她负责的100多户村民家中收集垃圾。从事村里的保洁工作12年,从脏、乱、差到如今的洁、净、美,李玉珍成为了近几年村里垃圾分类减量成效的见证者。

“我早晨五点四十起来挨家挨户的收垃圾,现在村民都很配合,都知道垃圾分类,我现在比以前轻松多了!”李玉珍说。

乔口镇是长沙市环湘江古镇群的重要节点,随着集镇开发建设和旅游产业的兴起,集镇常住人口和游客人数持续增长,城乡居民环境卫生管理难度越来越大,随之带来的垃圾问题也日益严重。

暴风截图2021111931150264.jpg

2014年4月,在望城区城管执法局积极指导、协调下,经过深入探讨,最终总结出了农村垃圾“卖一点、沤一点、埋一点、运一点、收一点”的“五点减量”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处理新办法,并成立专职保洁员队伍,建设村级垃圾分拣中心和镇级垃圾回收总站,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中转-区处理”的模式,从垃圾源头开始处理,引导每位村民参与分类,真正实现生活垃圾处置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营造秀美、洁净、宜居的人居环境。

“垃圾分类后,蚊子少了,地方卫生好了,你看我们房前屋后,都干干净净的。”乔口镇大垅围村村民胡光辉告诉记者。

目前,通过“五点减量法”,村民第一次分类可减量50%,保洁员第二次分类可减量30%,真正实现了垃圾不出镇,就地处理。

暴风截图2021111931095492.jpg

“实行上门收集以后,垃圾减量了,现在大概减量了60%,我们这个村里的环境也好了,真正做到了‘垃圾不落地,垃圾不出村’。”乔口镇大垅围村环境卫生负责人陈辉亮说

如今,乔口镇通过垃圾分类“五点减量法”来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全镇每天产生垃圾总量由原来的30余吨减少到10余吨,全镇减量率达60%以上,垃圾转运费用由开展垃圾分类前的150万/年下降到目前20万/年内,为破解“垃圾围镇”难题提供了一个真实样本。

“乔口镇通过开展垃圾分类减量,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统一。”望城区垃圾分类指导中心主任张扬表示,通过开展垃圾清运,大幅度减少了乔口镇垃圾清运的成本,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达到了很好的生态效益。同时,通过垃圾分类与文明创建、移风易俗等相关工作相互融合,使得社会效益也得到了高度的统一。

据了解,截至目前,望城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覆盖了全区14个街镇、138个村社区,共有市级垃圾分类全覆盖社区35个、市级垃圾分类示范村66个、市级垃圾分类示范街道2个,望城入选全国首批“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全区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来源:望城融媒

作者:何婵娟 叶鑫

编辑:赵李

本文链接:https://www.wcxww.com/content/2021/11/20/1041582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望城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