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望城举行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表彰大会暨区委书记讲纪律专题党课活动,评选表彰2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3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100名“优秀共产党员”,激励基层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干部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成在一起,在现代化新望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奋发进取、创先争优,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组织力。
▲受到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及优秀党务工作者。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
近年来,望城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深入实施“党建聚合力”工程、基层党建“书记工程”、党员“闪亮工程”,以高质量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产强、城美、民富、人和的现代化新望城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高塘岭街道斑马湖社区党员志愿者邓英姿向商铺发放《“静音护考”倡议书》。
今年,望城更是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微光成炬·点亮望城”系列活动,即“七个一”活动:召开一次党内表彰大会、开展一次“微党课”比赛、上好一堂纪律专题党课、实现一批“微心愿”、组织一次入党宣誓活动、进行一轮党内走访慰问、发放一批“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引导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善为,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和更加过硬的本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党员先锋当表率
“我是党员,我先上!”“洪水不退,我们不退,用防汛的全面胜利为党庆生”……前段时间,望城迎来持续强降雨天气,全区广大党员干部闻“汛”而动、冲锋在前,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桥驿镇党员干部跳进洪水中,一把背起老人。
7月1日早晨6点左右,桥驿镇群力村沙河沿线水位突然上涨,短短一小时内,暴涨了80多厘米,漫过了堤岸,向道路、农舍、良田蔓延……
群力村槐树脚组的周建芝老人家处于沙河沿岸边的最低洼处,洪水很快将老人家前后坪给淹没了。85岁的周建芝老人因身体残疾,腿脚不便,和老伴一起被困于家中。
幸好,该镇联村干部徐佳和群力村党总支书记莫建昌一行人在巡查时发现,大家毫不犹豫地脱下了裤子鞋子,打着赤脚跳进了浑浊的洪水之中。徐佳更是一把背起老人,在大家的帮助下,一步一步趟过已达大腿深的洪水,将老人们送达了安全地带,并妥善安置。
▲乔口镇蓝塘寺村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镇里的干部都来捐钱了,我作为村里的一分子更应该做出表率,为家乡建设出自己的一份力。”年过六旬的老党员刘树光在乔口镇蓝塘寺村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片建设党群筹资屋场会上说道。
近年来,蓝塘寺村进一步加强党支部阵地建设,强化党员作用发挥,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拓宽村组道路,改水改厕,建设美丽庭院,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筹资筹劳、让田让地迁坟,同时由党员干部、片组邻‘三长’做群众工作,开展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片建设,我自己也筹资了4000元。”蓝塘寺村党总支书记刘建国告诉记者。
据介绍,2023年蓝塘寺村通过屋场会共筹集现金55000元用于示范片建设。
▲干净整洁的蓝塘寺村犹如一幅宜居乡村的秀美图景,让人赏心悦目。
洁净的村道、规整的菜园、美丽庭院景色宜人……如今的蓝塘寺村犹如一幅宜居乡村的秀美图景,让人赏心悦目。“现在村里的环境搞得好,多亏了村干部们带着大家齐心协力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这么漂亮。”村民刘嗲嗲告诉记者。
组织有为聚人心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各项事业的基石,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6月26日一大早,3位年近80旬的嗲嗲来到月亮岛街道桃花井社区服务中心,向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李浪“请缨”,上防汛一线参与巡堤值守。考虑到年龄问题,李浪委婉拒绝了。
▲闻“汛”而动,月亮岛街道桃花井社区组织爱心企业、党员志愿者为防汛一线人员送物资。
“我们社区的居民每个都很热心肠,社区只要有需要,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到。”李浪介绍,桃花井社区目前有11个楼盘,常住人口5.8万人,是望城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的社区。社区刚成立时,人多、车多、房多、矛盾多、投诉多,车位少、空间少、公共服务少。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桃花井社区党总支深耕“井上长红”党建品牌,聚焦居民群众所需所求所难,用心用情用力帮助辖区居民排忧解难办实事。
时代倾城小区内部道路未纳入市政道路管辖,物业管理缺抓手,同时道路未进行人车分流,小区人行、车行拥堵。居民伤透了脑筋,投诉不断。为缓解该小区行车难、停车难等问题,桃花井社区积极争取各类资源,筹措1500万元,改造社区内部道路,畅通了小区内部微循环。
▲月亮岛街道桃花井社区通过“走找想促”化解流动摊贩治理难题。
时代倾城小区二期北门外人行道上,数百米路段聚集了60多个摊位,地面停车位被占领,人流车流混杂,小区入口挤得水泄不通,业主回家困难。
桃花井社区采用疏堵结合方式,将一处废弃的荒地改造成为社区公园,晚上居民三三两两,或散步、或遛娃、或健身,成为邻里的“健康圈、运动圈、社交圈”;周边摊贩也被搬迁到这里,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营,规范秩序,这里被打造成为了夜市,各色小吃吸引众多市民光顾,整个广场整洁有序。
桃花井社区以“刚治理”锻造红色战斗力、以“柔治理”兜底民生保障、以“融治理”激活治理内驱力,不仅成功破解了停车困难、电梯老化、外墙渗水等民生“痛点”,更收获了民心。无论是志愿服务活动,还是防汛一线,辖区居民群众一呼百应,积极主动参加,贡献自身力量。
党建有力促发展
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就是抓党建。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
桥驿镇杨桥村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把资产盘活、资源激活、资金用活,村集体经济从2017年的7.6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360万元,发生了质的蝶变,量的飞跃。
▲游客陶醉于望城的青山绿水中。
“起初,我们村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更不用说产业了。村民大多数都选择外出务工,村集体收入仅靠部分租金。”杨桥村党总支书记易泽宏说,为改变杨桥村现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党总支经过走访调研,多方听取意见,因地制宜,决定充分依托国家4A级黑麋峰森林公园景区北大门的区位优势,引进文旅产业项目,推动了农文旅深度融合。
2017年以来,杨桥村通过招商引资与相关企业达成村企合作、共同开发的经营模式,利用绿水青山资源、地形地貌特点,连片建设旅游打卡项目,流转土地1500余亩,引进滑翔伞、黑麋峰欢乐谷、山地车、“玻璃水滑道”漂流等户外项目,打造集休闲、游乐、住宿等于一体的游玩度假胜地。
▲桥驿镇杨桥村。
随着一个个文旅项目的引进与发展,杨桥村以滑翔伞基地为中心,修建了停车场、公共卫生间,拓展了村级道路,完成5个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环境不断变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游客越来越多,村集体经济越做越大。
2023年,该村游客超过15万人次,全村新增餐馆12家、民宿6家、商超7家、外来人员租赁房屋9栋、新增就业人数76人,村民从事旅游方面的收入超过600万元。
今年,杨桥村还成立了旅游公司,发动村民投资入股,每户限2股,每股2000元,共筹集注册资金400多万元。并投资1400万元打造游客服务中心,设置人才馆、农副产品展销馆、飞行馆和接待培训中心,预计7月中旬正式营业。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可达530万元。
▲望城城市航拍。
党旗高扬,奋楫勇进。
望城始终把党的建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产业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连续上榜全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50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域经济、科技、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一江两岸”铺陈出一幅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动人画卷,“湘江未来城”正以蓬勃之势拔节生长。
来源:望城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史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