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廉政花鼓戏《耀邦回乡》以“戏”化人弘扬清风正气

编辑:姚泽子 2018-05-11 13:06:54
—分享—

 

花鼓戏《耀邦回乡》。

 

 

九伢子回来啦。

 

 

”看大戏“剧情。

 

  本站讯(记者 姚泽子)5月10日,廉政花鼓戏《耀邦回乡》在雷锋大剧院精彩上演。该戏以胡耀邦同志1962年至1964年回湘潭兼任地委第一书记和蹲点浏阳为切入点,揭示了胡耀邦同志一尘不染、一丝不苟、一切为民、一身正气的优良作风和崇高品德,对党员干部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全体在职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观看演出。

 

  由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创排的《耀邦回乡》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1962年,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湘潭地委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浏阳。花鼓戏《耀邦回乡》以此为背景,通过“呷食堂”“借古书”“看大戏”“拒礼物”“回老屋”等几个故事,表现了胡耀邦同志坚持党的原则,不搞特权,关心群众疾苦的崇高品德。

 

  剧中没有写耀邦生前如何革命,如何战斗,如何驰骋疆场,如何策马扬鞭等英雄业绩,而是把笔锋集中在胡耀邦担任团中央第一书记时,主动申请,下放基层,调查研究,兼职办点上。大人物,小事件,展现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胡耀邦同志勤劳节俭、朴实本分,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亲民、爱民的清廉形象。

 

  是的,九伢子真的回来哒,胡耀邦真的回来哒,回到了他阔别几十年的老家——浏阳;当大家正热火朝天准备杀鸡,蒸肉迎接他的时候,他却风尘仆仆,鞋底满是烂泥巴出现在大家面前,并告诉米事务长;“胡耀邦不呷鸡,胡耀邦也不呷肉,一条活蹦乱跳的新鲜鲤鱼还主动自己买单送给了新生产妇发奶,那种深入的观察、体验、研究、插科打诨,一口浓郁的家乡话等等,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揭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作风。结合当下反腐倡廉,这是非常珍贵且难得的一次党课教育。“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好友’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位熟悉的陌生书记出现在舞台上,真实感人,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叫人感慨万千。

 

  “秀才借书,老虎借猪”,“水牛角、黄牛角、各顾各”……观戏现场,幽默接地气的台词赢得了阵阵掌声,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作风,接地气的真实表演,给观众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耀邦回乡》看似平凡,简单的事件,通过花鼓戏的演绎,焕发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彰显出了其“打铁还需本身硬的”铁道理。据了解,该剧一直广受欢迎,被誉为党风廉政建设的活教材、行走的党课,本次组织全区党政干部统一观看,在看戏中接受廉政廉洁教育。

 

  110多分钟的花鼓戏,在场的观众们笑出了声、拍红了手,也受了廉洁教育,大家纷纷表示,党员领导干部要向以胡耀邦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领导干部对标看齐,严于律己,恪守纪律底线,时刻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中。

 

 

编辑:姚泽子

阅读下一篇

返回望城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