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农场惹人爱的千亩油菜花田。
本站4月4日讯(记者 姚泽子)在望城区湘江西岸高塘岭街道新康区域,有一个湘江村。阳春三月,这里近千亩的油菜花田,精致生态的休闲农业景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玩观光。如今,湘江村已经从原来无资源、无资金、无产业的“三无”小村庄转变成现代化农业大公园。
几年前的湘江村是一个“三无”村:无资源、无资金、无产业,导致的结果便是该村成了一个“三多”村:剩余劳动力多、闲置田地多、空置农舍多。如何化劣势为优势,转压力为动力呢?湘江村立足盘活现有资源,走发展现代休闲农业的路子。宝丰农庄是村里发展休闲农业的排头兵,流转当地三千多亩田地,用于建设休闲农庄。闲置土地变成精致农庄,土地资源被盘活。与此同时,村里的空闲农舍和剩余劳动力也同样被运用起来。湘江村以宝丰农庄为首的一批休闲农业项目为带动示范,对全村环境和农居进行统一改造,目标是让大部分农家具有按服务标准接待游客的能力。
高塘岭街道湘江村支部书记邓志军表示,依托宝丰农庄等一批休闲农业项目,来湘江村旅游的游客增多,周边村民开起了农家乐,村民们在家里做农村餐饮,接待城里游客的家庭式农家乐,随时来随时有吃,但是菜是我们自己种的,村民们还售卖蔬菜、鱼等农产品,把剩余劳动力盘活,剩余空房也利用起来了,兜里的钱包也越来越鼓,老百姓挺开心的。
村名王大爷表示,今天有个游客在我们宝丰农场订购了八百多斤鱼。“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赚二、三千元呢!”大爷开心地说。除了在家搞接待,到宝丰农庄打工也是村民增收的途径之一,如今,宝丰农庄周边村民每户每年增收四万元到六万元。
环境美了,收入高了,民风更淳了。现在,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柏油路改造、庭院美化、绿化亮化已经基本完成,结合我区正在湘江边打造湿地公园,湘江村将划分成三大块,一部分为融合新康文化特点的戏乡酒村,一部分为具有体育元素的农业休闲区,一部分为原生态农村居民居住区。该村将做足戏曲文化和酒文化,做精农业休闲文化。游客来了,走到任何一个角落,都像来到现代农业大公园。
编辑:姚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