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委员说丨刘新民:迎难而上 加快推动“双减”政策有效落实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雪骅 徐士洁 编辑:周慧欢 2022-01-18 08:37:40
—分享—

WechatIMG42.jpeg

省政协常委、湖南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刘新民。

“双减”政策推出后,社会关注度很高。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难点、堵点?如何真正意义上保证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如何转变教育评价方式和考试制度设计?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正在长沙参加省两会的省政协常委、湖南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刘新民。

此前,社会普遍关注“双减”政策的影响力,一些家长表示担忧“是否为一时的权宜之计”,对于这种担忧,刘新民认为,“双减”政策的颁布,彰显了党和国家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的“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但他指出“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还存在诸多难题。

“双减”面临四大难题

第一个难题,即实施“双减”政策后,学校教育能否提质增效?刘新民认为,“双减”政策聚焦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但“双减”不等于“双免”,减的是量,但对质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门和学校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能否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这是学校教育眼下面临的挑战。

“第二,在学校资源不均衡前提下,课后服务能否真正扩面提质?”刘新民说,教育部对课后服务作出“全面覆盖、保证时间、提高质量、强化保障”的要求,但不少地方仍面临师资力量不足、硬件条件有限等问题,“如何提供丰富的课后服务内容,确保课后服务质量,是现阶段学校开展课后服务面临的难题”。

第三个难题,即在保证教育公平前提下,教育评价方式能否有所改变?刘新民分析认为,落实“双减”政策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是避免短视化、应试化教育的手段,但如果“一考定终身”和“唯分数”的录取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就难免出现学校和家长对“减负”政策进行“选择性执行”或“不执行”的尴尬局面。

在刘新民看来,“双减”政策落实还将面临一个难题,就是这个政策与中考分流政策并行,家长焦虑难以缓解。“目前全国范围内的中考分流政策在不断推进,50%的初中生无法上普通高中,因此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上不了普高”,刘新民据此认为如果严格执行“双减”政策,另一方面又实施中考分流政策,将很大程度上甚至会增加家长的焦虑。

须全盘考虑 建立外部评价机制

对于上述难题,刘新民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首先,他认为“双减”政策是教育改革的一项系统工程,能否有效落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在学校层面,必须要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必须要减负与提质并举,要融合创新课堂教学,在优化教学环节的同时,教师应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提升作业品质。”刘新民认为,还要健全保障机制,完善“双减”配套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应实行“财政拨款+合理收费”的经费保障机制,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和物质奖励,保证中小学教师安心从教,同时要推动教育资源均衡,落实校长和教师轮岗制度,实现优质资源的均衡分配,有效地解决学校间不平衡发展问题。

“双减”政策落实的主体之一是学校,过去若干小范围的革新尝试证明,最后如果缺乏有力的监督和保障机制,革新努力会前功尽弃,对于这个问题,刘新民也有自己的思考,他建议以系统化思维推动教育改革,如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以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客观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科学素养及学业水平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中、高考成绩。

刘新民还建议缩短基础教育年限,扩大义务教育范围,“国家应研究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将小学教育年限由6年缩短到5年,并将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在缓解家长因中考分流政策带来焦虑的同时,显著提升整体国民素质”。

现在从幼儿园到中学阶段,很多家长逐渐接受了“家校共育”的理念,刘新民据此建议,学校还要继续完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建立家长学校,加强对家长的育人教育,解答家长疑惑、回应家长关切、缓解家长焦虑,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此外,刘新民也从出版角度,提出了一些服务“双减”政策落实都措施,“出版社应在了解一线师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一方面提升教材教辅质量和助学效能,另一方面,要在科普、文体、艺术等图书领域主动出击,满足学生课后广泛、长期的学习需求。出版社应依托出版服务社会,形成‘大出版’理念,助力课后服务的完善和提质”。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雪骅 徐士洁

编辑:周慧欢

本文链接:https://www.wcxww.com/content/2022/01/18/1078357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望城新闻网首页